【15周年校报专访】吴云东:带领深研院踏上新征程
日期:2016-12-02

人物介绍:

吴云东,现任北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毕业于兰州大学,1986年获匹兹堡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加州大

学洛杉矶分校和欧朗根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2年到香港科技大学任教,2001年升为教授,2005年当

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他开始到深圳研究生院建实验室,与杨震、邓宏魁等一起组建深研院化

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010年,吴云东辞去港科大的教职,任北京

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及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讲座教授,并担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

长。他获得2014年亚太理论与化学家协会的福井奖章(Fukui Medal)、2015年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

学成就奖和2016年洪堡基金会的洪堡研究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

      
                                      
      吴云东近照
“我想向大家提两个请求,并不难做到:第一、请大家都叫我吴老师;第二、任何人任何时候对深研院发展有好的想法,都请及时找吴老师。”
今年3月初,北大聘任吴云东院士为深圳研究生院(简称深研院)新一任院长,吴云东在就职讲话中这样说道。
值此,北京大学深研院已建院15周年。之前,陈章良、林建华、林钧敬、海闻、陈十一分别兼任或全职担任深研院院长。
“学术功底深厚、视野开阔、经验丰富。”这是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深圳研究生院前院长海闻对吴云东的评价。
无疑,对于深研院和吴云东而言,这都是一个新征程。8月29日,北京大学与深圳市在广州签署了共建北京大学深圳校区的备忘录,这预示着北京大学在深圳的办学迈出了新的重要的一步。吴云东表示:“我的兴趣及长处是教学和学术研究。但学校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深感责任重大,只能以最大的努力来为深研院服务和工作,不负学校的信任。”
                                         北大深研院十五年
建院15年来,深研院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建院之初,深研院师资全部来自北大校本部相关院系,全职教师仅十余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深研院已发展成包括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新材料学院、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个学院,在校生近3000人。全职教师达190多人,其中留学归国人员70多人,平均年龄40岁,形成了一支年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作为深研院师资队伍的重要补充,还有114名校本部教师参与深研院的教学工作。
深研院秉承北大的优良传统和学术精神,融合深圳创新、创业、不断改革的城市文化,走与校本部差异化发展、产学研结合、面向世界的发展道路。现有的8个学院都与深圳市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紧密相关。
在教学方面,深研院至今累计招收全日制研究生近1万1千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00多人。深研院为深圳和广东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约四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在广东就业。留深圳工作学生比例逐年增加,今年达到32%。近年国际法学院和汇丰商学院的辩论队多次获得国际比赛的优异成绩。吴云东说:“我们培养的学生,有些已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
在科研方面,深研院成果丰硕。15年间,深研院师生共发表论文3380多篇,其中,SCI、EI、ISTP、SSCI共收录2140多篇;已发表著作92部;2013-2015年间,全院发表JCR一区论文分别为49篇、127篇和152篇。2011-2015年间,化学基因组学实验室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共计70多篇。
深研院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机结合。至今申请专利556项,承担科研项目1700多项。与中兴、华为、创维等企业开展项目合作500余项,一批科研成果已得到很好转化,推动了深圳高新产业的发展。
莱森伯格(Reisenburg)和闫朝一两位教师分别荣获2016年北京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文科、理科组一等奖;吴建生教授获2015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杨震教授获广东省2015年自然科学一等奖并通过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初评;环境与能源学院大气组获广东省2016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
北大家庭的一员
“本部的相关学院和教师对深研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早期的学院全由本部的相关学院帮助建设。”吴云东表示。例如,信息工程学院由杨芙清和王阳元两位院士亲自建立,唐孝炎院士、倪晋仁院士等参与了环境与城市学院的建设。法学院、光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等学院的许多老师都为深研院的发展付出了心血。
“深研院以‘扎根深圳的北京大学国际化校区’作为未来发展目标。”
吴云东强调,在以后的发展中,深研院会进一步加强与本部的合作。在教学上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鼓励学生的相互交流,欢迎本部的学生到深圳来学习生活一段时间。鼓励教师们之间的科研合作,特别是本部的教师们更多地参与深圳的科研合作。
最近,本部与深圳的合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本部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深研院的环能学院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合作在深圳建立“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实验室”;两边的城市规划和环境等相关领域正积极筹划城乡规划一体化一级学科;本部的一些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有可能落户深研院。
深研院要“做本部想做却缺乏条件做的事情”,与本部差异化发展,学科互补。同时,面向深圳、服务广东、辐射华南,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深研院使得北大更年轻,更富激情,也更有创造力。”吴云东说,“深研院是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1世纪高等教育的试验田,科学与文化平衡的践行者,国际顶尖的高等学府,这是吴云东对深研院的美好愿景。他也立志为此付出全部精力。
而现阶段,摆在吴云东案头的,是深研院的定位和长远发展规划的问题。
                                       深研院的新使命
深圳,这个曾以农田和荒山面貌呈现的边陲小镇,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迎着改革的春风而一跃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最年轻的、现代化的城市之一。短短30年内,深圳从原来的几十万人的小镇迅速成长为今天人口超过千万的超大城市,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广州,堪称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成为创新创业的乐土,在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深圳也面临着两大瓶颈问题——高等教育落后与医疗资源匮乏。没有好大学,没有好医院,成为深圳未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深圳作为国家举足轻重的超大城市,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医院短缺,对高等教育和医疗资源有着极大的需求。
深圳近年投入巨资发展高等教育,如新建了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深圳职业技术学校升级为本科,目前还吸引中山大学、莫斯科大学等在深圳办学。吴云东感受到深圳对北大的殷切希望:“深圳特别希望北大在深圳加大办学的力度,发挥北大在深圳科技、经济、文化方面的引领作用。”
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证明,深研院是北京大学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也是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先行军。瞄准这一目标,深研院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深圳市的强烈愿望,提出了建设本科生学院和医学院的目标。
未来,深研院将与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合作,建立一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世界顶级的文理学院(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这一本科生学院将以小而精为原则,计划设立若干个书院,并将探索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教学模式和新世纪国际高等教育的新思路。
美国和西方博雅教育的改革由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一批名校开端,北京大学在国内博雅教育领域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吴云东眼中,未来在深圳的文理学院也将在融合、交流中为世界性问题寻找答案。
与此同时,深研院将与北大医学部深度合作,与全球顶尖医学院合作办学,建立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学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医师和医学创新人才,提供高品质医疗。未来的北大深圳医学院将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医学生培养,积极推动生物医学最新成果的临床应用,大力提升深圳市医疗健康的水平,紧密结合健康产业的发展。
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校长的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创院院长杰弗里·雷蒙对北大在深圳的进一步发展规划感到兴奋。他认为,像北大这样历史悠久的高校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发展、创新。吴云东说,深研院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深圳和华南地区培养中国具有国际视野、开拓精神、人文情怀、专业能力的高端人才。
吴云东对于高等教育有着自己特别的体会。他于1992年到香港科技大学任教,见证这所学校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在国际上建立了相当高的学术声誉。“港科大的创校校长吴家玮经常说,学校的成功建立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上。”吴云东说,“深研院天时、地利、人和皆已具备。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深研院办好!”
吴云东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多做调研工作,积极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在深圳市和学校的领导下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对新的本科生学院和医学院做好进一步详细的规划;对现有的8个研究生学院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整合,使将来的北大深圳校区拥有一个具备本科文理学院、医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和工学院等学院的比较合理的现代大学管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