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全球首台“人体14T超高场MRI系统”有望在深诞生
日期:2023-05-10 来源: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作为“光明科学城论坛·2023”的平行论坛,4月27日下午,北大深研院、深圳湾实验室联合举办的“生物成像设施与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论坛”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论坛上,“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项目核心团队、中国科学院王秋良院士团队正式发布“9.4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成果。

汇聚顶级专家聚焦前沿生物科技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郭子平、北大深研院党委书记谭文长、深圳湾实验室党委书记胡晓军、光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涛出席活动。在两个半天的创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王秋良、苏国辉、陆林(线上),山西医科大学前校长李思进、香港大学吴学奎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孔繁渊教授、中国台湾高雄长庚纪念医院王友明主任、浙江大学研究员张孝通等专家带来主旨讲座。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郭子平致辞

北大深研院党委书记谭文长致辞

深圳湾实验室党委书记胡晓军致辞

该论坛瞄准重大疾病诊疗和高端医疗装备研制等国际前沿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世界生物成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应用、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发展、创新转化体系构建等方面,展示了精准医学影像技术、重大疾病诊疗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健康信息技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的重大突破,共同探讨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前沿科技发展、创新科技成果等话题,期待以准确把握未来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医药领域发展趋势,抢抓未来发展先机。

“人体14T超高场MRI系统”有望在深诞生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9.4T超高场人体全身MRI”是目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高场磁共振设备,该设备不仅荣获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更推动我国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第二个掌握该项核心技术的国家,是我国在超高场人体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该设备可提供更强信噪比、更高分辨率的磁共振图像,并更快速获得精细的组织结构,可极大推动癌症早期筛查、脑认知研究、人体代谢活动、神经退行疾病诊断等领域的研究。

2017年6月深圳和北大签约共建“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项目,瞄准建设世界一流的精准医学影像设施,实现人体与模式动物试验的精准系统观测,为精准医学研究提供“一站式”影像学服务这一目标,已经启动人体多模态医学成像平台、动物多模态成像平台、多模态医学影像支撑设施,以及医学影像数据解析与可视化设施平台的研发。据透露,下一步还将推出“超高场14T人体磁共振脑成像平台”研发与建设工作,有望推出全球首台“人体14T超高场MRI系统”。

中国医疗装备领域有领跑的能力和自信

“中国不仅仅要跟跑,还要领跑。”北京大学教授、博导,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总工程师、北大深研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召集人任秋实表示,精准医学为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提供了个性化方案,多模态影像技术是精准医学的保障,有助于推动对罕见致病机理机制的研究,也为搭建有效的新药研发创制、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研究平台。作为公共服务平台,“深圳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项目致力于推进大湾区乃至国家的生物治疗技术创新,突破我国高端医疗研究领域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促进世界领先水平的医疗影像装备与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任秋实提出,一方面,深圳敢为人先,市委、市政府打造了一个优质生态,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只是这个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深圳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中,多个高端平台的资源整合、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有望推动深圳在未来的生物医药发展领域后来者居上;另一方面,我们的科研工作者要对自己有“领先”的自信心,尤其是在医疗装备方面,当下中国的基础研究和基础工业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充分发挥临床医学优势、制造业优势,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在高端医学影像上实现弯道超车乃至全球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