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专访 | 董少灵:知行合一,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更大的改变
日期:2021-01-16

【编者按】

2021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将迎来建院20周年。20年,南国燕园从零开始,聚沙成塔;20年,南燕人从无到有,如颗颗希望的种子,扎根四方。为了迎接这个特别的日子,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友会特别企划建院20周年校友专访系列报道,通过校友们的讲述,回顾学院发展的点点滴滴,记录校友们青葱的校园记忆,分享校友们在各行各业的经历与感悟,与校友们共同祝福双十年华的南燕越来越好。


☟校友介绍☟

董少灵,2012级国际法学院校友。深圳兔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2017年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 董少灵校友

一进兔展公司的大门,右手边满满五层关于董少灵校友和兔展的荣誉证书、奖杯和奖牌便映入眼帘。此时距离2014年“兔展”成立已过去6年多,在这期间董少灵接受过几次媒体采访,但母校校友会还是头一次。

到了约定时间,董少灵穿着黑色运动装匆忙赶来,黑色的运动背包随意往地上一放,还没坐稳就招呼大家喝水。面对校友,他显得真诚而坦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01 国法:拓展视野,深耕制度

董少灵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外语专业,2012年保研至北大深研院国际法学院。谈及当年为何会选择跨专业就读,董少灵敞开心扉,细说过往。从19岁起,董少灵便开始了边上学边创业的探索。高中毕业后创立“便利莱阳网”,发布本地求职、培训等信息,本科期间先后创立中大数码联盟、688乐哈哈商城和广州牧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来到南燕之后,在校园公众号“南燕之声”的基础上,开拓了企业微信公众号的服务。2014年,董少灵和创业伙伴共同成立兔展的前身中北明夷科及有限公司,在国内首次使用HTML5语言编写微楼书。校友笑称自己是非典型连续创业者。“我的第一性原理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对社会产生更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一定是正向的。”

得到保研机会后,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对比了从政和创业两条路,仍不想过早地下定论。考虑到本科期间创业占用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他说“我想沉下心来,去国内顶级学府再读一读,看看这个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到底哪条道路更适合我。”

在北大国际法学院的暑期夏令营中,国法的学科设计和培养方式深深吸引了董少灵。他认为西方国家的制度文明是制度文明建设中的一种重要的可参考的思路,“若是能有机会借对西方国家法律体系的剖析,来理解现代人类制度文明的建设逻辑,培养自己对社会制度设计的一种敏感性,我想我的时间会得到比较有效率的使用。”在学习过程中,他非常重视案例背后对立法逻辑的抓取与理解。“普通法系跟大陆法系是有明显区别的,从欧美法官的论述里,你可以比较容易理解到普通法制度设计的原理,而中国法则更倾向于条例罗列,背景解释相对较少。” 从西方的制度文明与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制度和文明的交汇融合和碰撞中,董少灵得益匪浅。

在北大国法的学习经历完美满足了他的期待,甚至在创业过程中的某些重大决策时刻,这份经历也依然影响着他。在董少灵看来,制度文明是极其重要的。“公司的本质是一群人的联结关系,以及这群人和社会的联结关系,它中间涉及到多层的制度设计问题,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你这个公司能有多大,以及你能走多远。”尽管董少灵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当律师,但国法的教育对他人生的帮助却“是非常大的,非常大!”

☞02 创业:知行合一,唯难可攻

在国际法学院的学习经历拓展了董少灵的国际视野,也锻炼了他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但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具备了比较完善的知识储备,在面临现实问题时,董少灵依然感叹知行合一的困难。

公司创建初期,董少灵就由于过度采用了西式逻辑,而遭遇了股东之间最严重的一次信任危机。“核心就是没有识别中美法系和社会的底层逻辑,没有把中国的现实的情况考虑在内。”董少灵介绍道,在中国,像华为、阿里等科技公司,大多采用的是“分利不分权”的决策逻辑,即无论利润怎么分配,决定权总是在创始人那里。这是中国比较常见的一种成功范式。而像Google等公司则讲究平等、民主,创始人之间基本是均等股权。

“在中国,最原始的创业班底往往是同学、老乡,这是一种强信任关系。被同一种地域文化或同一所学校塑造过的人,往往更容易有一致的三观,这是中国逻辑。而西方则更强调契约精神,契约越强,那么你对这个人与你是同乡、同学的要求越低。但在中国环境下,依靠强信任基础组成的班底,其往往一个公司在最困难,或在高光时刻能够坚定不散架的核心。”

2016年,由于公司制度建设与股权架构设计的漏洞,出现了让股东可以随时套现的危险情况,董少灵将其比喻为“你最信任的人从背后给了你一刀,而且在给你一刀的同时说‘把钱给我’。等于完全挑战了人性恶。”董少灵直言,这是他少数真正睡不着觉的一段日子。

时过境迁,现在回头去看时,董少灵觉得早点“踩坑”也是一种幸运。这次危机使公司的核心群体集体反思,对治理结构再优化,利用制度设计在规避人性恶的同时,引导人性善,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收获。”公司目前同时采用着4种模式与不同的伙伴进行配合,算是制度上的一个补丁。

▲ 兔展营销云产品介绍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发展,兔展公司目前推出了三类营销数字化产品,分别是针对龙头企业的轻咨询服务、SAAS营销云系统(software as a service)以及数字营销,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后两项。原先的H5编辑器如今处于产品金字塔的最底层,它收费低,主要针对普通中小微企业,却拥有着最大的客户基数。而金字塔顶端的“营销自动化体系”则承担着公司主要的营收来源。

关于数字营销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董少灵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像本身就极其健壮的马,你给他插上翅膀,它叫独角兽。而弱鸡本来就很羸弱,你给它插上翅膀,落地时啪嚓一下鸡飞蛋打,这叫畸形。数字化营销的本质就是翅膀,只适用于那些本身底盘足够好的大企业,对于中小微企业,我们更建议它用我们免费的产品,然后我们帮忙不添乱就好。你想一夜就能通过数字化飞到多高,不可能。”

早在2015年,董少灵就将“兔展”的对标公司设定为Adobe,“其实有人已经在另一个经济体里把这事做得很成功了,而我们还在路上。”董少灵认为“兔展”是国内目前数字营销领域最领先的公司之一,但他在自信之余仍保持着非常清醒的认知。他坦言,相比简单的问题,他更愿意去挑战一个长期困难的而有高社会价值的事情,“我觉得简单离钱近的事一定不是大事,如果它是在中国一定轮不到我做,有更多人有更好的资源条件可以唾手可得。中国产业数字化带来的机遇是一个时代性问题,它的典型特征就是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去克服足够多的困难,才能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里面去获得比较规模化的成功,这才是我们生于90年代附近的创始人应该去实现的价值。”

经过一番思考后,他认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只有自己。而他相信,解决好眼下和未来的问题,才是达成目标的最佳途径

☞03 成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直到去年,董少灵仍在公司身兼数职,一周工作7天,每天十几个小时。他最关心的仍是如何提高业绩,如何带领团队“冲锋陷阵”。与此同时,他还常常到清华、哈工大、中科大等高校给EMBA学员上课、做讲座。通过收集学员们的反馈,时刻掌握市场调研的一手资料,把握社会的最新节奏,并及时判断数字化营销的发展方向

在董少灵眼里,公司就像一个不停生长的胚胎——目前核心团队的“四梁八柱”基本构建完毕,运营部、销售部、市场部、法务和财务在过去的5年间随公司发展先后“生长”了出来,逐渐壮大的专业人才和差异性人员给公司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增长动力。

而今年,董少灵终于能腾出精力思考公司的发展,复盘过去、谋划未来。“原来我们公司是CEO、董事长合体,同时还是关键的销售人员和业务人员之一。现在这几个角色都能拆开,甚至CEO也不需要我继续担任,有更优秀的伙伴可以做。我现在更多是在考虑公司的结构性增长问题,以及如何把公司发展战略、人才的引入体系、外部资本网络构建得更合理,然后准备冲击上市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董少灵及其团队很早就开始组织关于疫情类内容模板的生产有近万个设计师参与助力,他们给党政机关媒体及其他有防控需求的单位提供免费账号,并给几十万家地方政府、局委办和疫情防控相关企业提供免费帮助。此外,他们还联合其他数字营销企业共同做了一系列关于疫情的公益直播。疫情让公司的所有人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而在董少灵看来,疫情更可能推动了数字营销行业的发展

“数字营销可能会成为刚需。除非是像美容这种线下能带来强体验的生意,其他能在线上完成的事情,未来可能真的不会出现在线下。有些人习惯线下见面,之后也可能被迫习惯线上沟通。很多社会的环节和生意模型永远在变化。”董少灵若有所思地说。

☞04 成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董少灵非常追求时间的利用效率,他很少参与特别广泛的社交,并把浪费别人的时间视为一种罪责,但对于与事业发展有共鸣的人,他乐于进行深度交流。董少灵与校友的联系大多与事业相关,或是与同在创业中的人分享心得。

谈及母校,他认为本部的气氛像波士顿,而深圳的气氛更像斯坦福所在的湾区。他希望北大深研院能够有所突破,加强与深圳的深度融合,“人文与科技的碰撞是能够发生很多美妙的事情的。”

热爱创业,热爱生活,董少灵非常满意自己现在的状态,并对个人和公司的发展有着清醒的定位和认知。谈及个人偶像,他表示自己非常钦佩任正非经营企业的格局和坚持,也认同马克·扎克伯格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视角。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是他生命的永恒主题。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深圳擘画的发展蓝图,兔展智能在形成新的“万马奔腾”之势,把握时代脉搏,谱写新的春天的故事

☻☻☻☻☻☻☻☻☻☻☻☻☻☻☻☻☻☻☻☻☻☻☻☻☻☻☻☻☻☻☻☻☻☻☻☻☻☻☻☻☻☻☻☻☻☻☻☻☻☻☻☻☻☻☻☻☻☻☻

☟校友专访征集☟

校友会以“传播校友事迹, 传承北大精神”为目标,计划深入采访海内外的 100 名优秀南燕校友,作为献给深圳研究生院成立20 周年的贺礼。欢迎大家报名,共同传承北大精神。专访传播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校友会官网、校友会公众号和校友会微信群。

自荐报名

发送包含个人基本信息的简历到校友会邮箱,邮件主题词为【自荐+姓名+校友专访】。

推荐他人

发送包括被推荐校友基本信息和简短推荐理由到校友会邮箱,邮件主题词为【推荐+姓名+校友专访】。 

 校友会邮箱:alumni@pkusz.edu.cn

 

转载自: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友会公众号

文字 | 王铭齐

图片 | 董少灵

审校 | 戴迈凡、张鸿飞、谢肖容、董少灵

编辑 | 潘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