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做过的社区公益
日期:2017-03-06 来源:

清湖社区学堂:位于龙华区中心区域,由北大南燕人文学院11级的一批校友发起成立的公益组织,致力于公益教育、青年发展和社区自治建设工作。运作五年,已服务社区居民及青工6万余人次,并且成为龙华区基层社区治理亮点工程和青工服务特色品牌

2017年3月5日上午10点,清湖社区学堂的北大校友们返校在D阶开展了题为《那些年,我们一起做过的公益》清湖社区学堂公益项目分享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展办副主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友会(后简称“南燕校友会”)秘书长张川,发展办(校友办)、南燕校友会秘书处黄秀兰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清湖学堂联合创始人之一、南燕社会学11级校友唐伟锋主持了本次讲座。

 

                                                                          讲座进行中

活动一开始,主持人用一首歌回顾了清湖社区创办5年公益的点点滴滴,勾起了现场学员和观众对公益的印象和向往。

讲座正式开始后 ,唐伟锋邀请了同是清湖学堂联合创始人的两位北大校友:前海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研究员邬伦静和坪山区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寇建岭,以小圆桌的形式与大家畅谈公益创意和学堂项目的缘起。邬伦静与大家探讨了清湖社会实践与商业培训、政府机构的区别,也讲述了她们在为公益“去对象化”和“去污名化”所做的努力。寇建岭谈及在学堂里学习的经历,她看到了在学堂的学习中,本来没有任何共同语言的不同社会群体,在因为公益教育而聚到了一起,共同谈及自己的理想与情怀,而这些不同思维碰撞以及对实践的亲身经历,也让她收获了新的自我认知和更多的社会思考。

 

                                                                     戴欣 做分享

环能12级校友戴欣与大家分享了他与清湖学堂的故事,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讲述了他当时进入学堂做公益的缘起缘由和在公益活动以及学堂教育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他自嘲一开始对自己公益教育很不自信,但是却在学堂的教学工作中慢慢培养起了自己的信心,他认为自己在其中既是老师也是学生,传授自己学识的同时,也通过一个个活动去感受从其他社会群体的角度去思考,收获“助人、自助、渡人、渡己”的人生领悟,现场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讲座现场

人文12级校友何健雄表示对于在校的学生、老师,或者社区居民来说,公益服务是一次很好的社会接触,而公益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桥梁,让热心的同学、老师、居民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渠道去了解和认识公益活动。

                                                                     何健熊 交流经验

作为学堂的优秀志愿者,人文16级在校生扈迪也上台分享了自己在学堂的志愿经历,虽然进入学堂的时间只有半年,但扈迪已经经历过不少志愿工作,谈及在学堂志愿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与一些工人的接触,了解到他们从对工作期待到对工作厌倦甚至陷入自闭的阴影的经历,她作为学堂公益授课老师,也承担了心理老师的角色与学堂成员深入交流,渐渐打开他们的心扉,她坦言,公益教育是一件很有意思、很有意义的事情,社区学堂的生活给了那些拘泥于一板一眼、刻板生活的青年人们一个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的平台,甚至把兴趣发展成技能,这些发展的点点滴滴也为公益学堂增加了不少人文关怀的深度和色彩斑斓的趣味。

                                                                          扈迪 分享志愿经历

接着唐伟锋用一张张丰富多彩的图片,为大家娓娓道来清湖社区学堂5年的公益成效,他们一直在为搭建一个扎根城市基层社区的北大平民教育实验场而努力。他从公益教育、青工文艺、合作经济、社区营造等几个角度为大家介绍了清湖社区打造的理念,经过他们5年的努力,清湖社区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关注知识共享的社区、让智慧的阳光普照的社区、让发展的能量充盈青年的社区;而他们也为文化共创、培养草根文艺、重建群体自信搭建了相应的趣味课程,创新了经济共享、时间超越传统经济的新社区互助模式。新华网、人民网、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等知名媒体都相继报道过清湖社区这一路走来的成就,而清湖社区学堂也从一开始的几个联合创始人发展壮大,但他们始终坚持自己最初的理念,在公益教育中收获安心,收获成长,奉献社会,回馈社会。

                                                                 唐伟锋 展示公益成效

最后,南燕校友会在校学生组织“南燕之家”主席王博文代表在校学生热情欢迎了校友们的返校交流。他总结说,经过和优秀校友们交流,有三点感悟,公益项目需要有情有义有能力:有情-做公益需要情怀,是不求回报的,如果没有对公益的赤诚之心是很难坚持下去;有义-进行公益有始有终,我们要对自己服务的对象负责任,要对他人对自己对社会有一个交代;有能力-每一个公益人都具备很强的社会工作的能力,这离不开母校的培养和支持。学校是我们知识的源头,也是我们精神的引领者,社会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我们不存在强者弱者之分,存在的是我们携手通行,共同追求美好的未来。博文主席衷心的希望校友们、工友们可以常来常往,共同努力,推进我们的公益项目越做越好。

                                                                                  王博文 发言

在节目的尾声,古村之友创始人汤敏校友加入了校友分享讨论环节,汤敏从自身故事出发谈了对公益的很多体会,也对公益项目提出了很多期望,他认为公益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把控核心要素,认清何为公益,通过建立项目制度的形式让工友们自成组织,对项目进行把关,而不要走偏了方向,他也鼓励大家对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相信在广大热心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公益一定会越走越好。

                                                               汤敏 分享经验

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有北京大学深圳校友会、青鹰青工成长发展中心创始人王相宜和贺鹏超校友以及深研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南燕之家的代表们,讲座在掌声中落下帷幕,清湖社区学堂代表与在校师生代表们合影留念。

南燕校友情牵公益,北大情怀回馈社会,这次分享会不仅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北大人投身公益几年来的总结与分享,也是校友们和在校生在南燕校友会的平台上对公益的一次探讨与思想碰撞,让大家加深了对公益的理解和感情,大大开阔了视野,期望在南燕校友会的平台上,可以连结热心公益的校友和在校生,使公益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带领南燕学子立足校园、服务社会、走向国际,在公益服务中回报社会、塑造精彩人生。

                                                                             合影留念

文 | 李科浇

图 | 王伟

审稿 | 沈楠

编辑 | 苏泉

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