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无悔青春 ——访云南省选调生鞠炜奇
日期:2018-04-23

扎根基层,无悔青春

——访云南省选调生鞠炜奇

(鞠炜奇,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编者按:年复一年,南燕校园为各行各业输送新鲜血液,青葱学子们奔赴各个岗位体验着不一样的独特经历。其中,不乏在基层政府岗位上勤恳忙碌的身影。今天,让我们走近这样一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南燕校友鞠炜奇,倾听他在云南基层服务两年的心路历程。

鞠炜奇:湖南邵阳人,2016年7月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毕业后作为云南省第一批定向选调生选调在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工作(2016年11月正式入职),2017年3月接受单位派遣,赴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拖顶傈僳族乡开展扶贫工作。在校期间担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研究生会常务代表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福田区人大改革义工组组长,北大首都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等职。读研期间,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班长)、北京大学“天府高层次人才”优秀个人、北京大学暑期实践优秀团干、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社会工作奖、北京大学一等奖学金等奖励和荣誉。

1.过去一年您扎根基层,遇到过哪些未曾设想的困难?

最大的困难就是实际情况比我想象得更复杂,条件更艰苦,改变必须一点一滴缓慢来推进。我扶贫所在的村是2016年新成立的行政村(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拖顶傈僳族乡普通农村),成立之初为“六无村”(无村委会、无卫生室、无集体经济、无通村硬化路、无宽带、无网络电视),然而要脱贫,“六无”必须实现从无到有。

还有,村子在金沙江边的高寒山区,傍晚平均气温为零下十几度的冬季长达近5月,无空调和暖气,村民99%以上为傈僳族,年纪稍大点的基本不会汉语,语言障碍明显,这些都是挑战。

在农户家中吃饭

 

2.那您过去一年中收获最大的经历是?

    有次经历我印象深刻,去年夏天,连绵阴雨使村内塌方、滑坡不断发生。到了8月,考虑到各高校即将开学,为了及时将政策宣传到位,我冒着危险跨越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大小地质灾害点逐户入户宣讲。中途下起了暴雨,也没管它,部分路段脚踩进塌方点的泥堆后山泥甚至淹至膝盖以至要拖鞋才能将脚拔出,一边拨脚一边眼睁睁看着山上滑下来的碎石就从我身边滑过……历经三天,每日步行约10公里山路,跑遍了所有高中及以上学生的家庭,逐户入户宣讲高等教育奖补金政策,规劝了两家因贫困而想放弃入学并外出打工的家庭。事后导致膝盖劳损,无法上下台阶,休整了半个月得以恢复。

地质灾害点实景图

说实话,我自己很难有这么大的勇气和力量去冒这种险,有一天,在告知一位阿姨和奶奶要帮她们家刚考上大学的姑娘找愿意资助其大学期间生活费的爱心人士时,奶奶已泣不成声,她的脚有点瘸,全身跟着不停地发抖,不停说着“xia mo,xia mo”, 好几次甚至要快摔下,我们相互拖着对方的手,久久无法平静,后来才知道“xia mo”是傈僳语“谢谢”的意思。身旁的阿姨也强忍着泪水,念着“嗯、嗯”,两只手竖着大拇指,当我的目光转向阿姨的手时,才发现她有一个手指已经不在了,那时,便再也没能忍住泪水……

入户宣讲高等教育奖补政策的途中

也正是从他们身上,我得到了这种勇气和力量。在这之外的,是心灵的净化,你能如此真切的体会到这些农户发自内心的,那么纯真、那么实在的对你和对国家深深的感恩与感激。他们对你的信任、对你的真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你明白自己的责任有多大,任务有多艰巨,体悟到为何现在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已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

入户了解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

 

3.您在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教育是我在扶贫工作中最重视的部分。对于贫困的定义,相比于收入低下、衣食住行没有保障,我更认同的是社会生存、适应及发展能力的不足。前者是表象,更多的表现为贫困的结果;后者是主因,更多的表现为贫困的根源。在印度裔诺贝尔经济学家阿马蒂森·亚看来,贫困是个人获取收入能力受到剥夺以及机会的丧失,能力是获取收入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教育能提高个人获得更多收入及摆脱贫困的能力。

我们应该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来开展我们的扶贫工作。这样,我们的扶贫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是为了让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让能力缺失的个人发展更充分、区域发展更均衡。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根本途径就在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

教育上做得还不够,说一个小例子。

寒暑假期间,学生返回村子后缺乏一个好的学习场所,村委会的农家书屋书籍少,尤其缺乏供学生阅读的相关书籍。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于8月下旬发起了爱心募捐活动,得到了新疆和田县第三小学(捐书1000余册)、北京大学云南省校友会(捐书300余册)、北京大学湖北省校友会(捐书近200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友们(捐书近100册,捐资2500元)、高中同学(捐资1800余元及凉鞋129双)、大学同学(捐休闲鞋25双)及其他各界爱心人士的爱心物资捐赠(书包20个、笔100余支)与帮扶,价值近10万元。此外,联系到北京大学的校友为4名贫困学生家庭提供了一对一帮扶,每月给予其200~600元的资助。

捐书完成后,还有一系列的举措要跟上。今年暑假,准备收集好关于贫困学生教育发展各类问题及解决措施的资料做成PPT到各村民小组宣讲,强化家长及学生对教育的认知;引进研究机构做贫困学生成长检测……需要与家长、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看同学们能得到更多教育资源,我感到很欣慰。

新疆和田县第三小学捐赠的1000余册课外阅读书籍

 

4.您用互联网渠道助力公益教育,这个项目具体是怎么开展的?

   我曾经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发起了“拖顶乡高等教育公益金”项目。

在我们迪庆州,经过14年免费教育,基础教育的经济困难已基本瓦解,反倒是高等教育成为教育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常年以来,迪庆籍学生享受的基础教育水平仍长期显著低于云南省的平均水平,迪庆籍学生的一本录取率(2016年为5.75%)远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2016年为9.01%),而拖顶籍学生的一本录取率更低,常年维持在2%左右。

据此,我依据“对象精准、分级奖励、滚动持续”的三项原则,创新扶贫模式,结合互联网公益传播快捷而广泛、可实时对接贫困户、爱心人士、项目发起人及相关部门并及时互动反馈扶贫项目进展的特点,历时三个多月,经对接各机构与部门,联系第三方公募机构和公益平台,在得到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认领后,于9月下旬在腾讯公益平台上成功发起了预募集金额为25万元的“拖顶乡高等教育公益金”项目),为破解拖顶乡高等教育“最后一公里”难题做出了一点努力。

拖顶乡高等教育公益金项目网络截图

 

5.回首刚毕业时做选调生的选择,现在有什么新的体悟?

我现在还是很坚定,没有后悔这个选择。我学生时代一直做学生工作,读研时每个暑假都参加了学校组织去政府机关学习和锻炼的暑期实践,对党政工作有了基本的认识,那时候自己价值取向和志向就已经很明确了。因此毕业时候选择做一名西部边疆的选调生可以说是毫不犹豫。

说到新的体悟,一是从常呆的长沙、深圳、北京等城市到云南最艰苦边远地区之一的乡村扶贫,深切体验到地区发展之间的不均衡,深感责任之重大、全面小康之艰巨;二是逐渐明白到为什么一些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明都是想帮助群众,而到了群众那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偏差,也就是执行难的问题。

 

6.毕业后较之做学生,变化体现在哪里?

最直观的就是可以只管学习的美好校园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是需要独立承担责任。我时常想自己的工作直接关乎村民的生活发展,就感到责任感满满。自己算是个衣食住行不太讲究的大大咧咧的人,但面对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勉励自己打起精神事无巨细地做好工作。

 

7.在深研院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难以忘怀的经历?

难忘经历是关于老师和朋友们的!

一是我的导师(杨家文教授)对我太好,这份恩情没齿难忘。我是杨老师到北大任教以来带得第一个毕业生,他总会关心我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并尽力帮助我。科研上教会了我不要急于求成,每一步都要小心求索与论证;工作上,他给予我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鼓励我在工作中努力锻炼组织协调能力,并不会因为课题和其他科研任务限制我开展工作;私下杨老师也常和我们开玩笑,约我们去爬山……他和学生关系特别好,我们都非常喜欢他,成为杨老师的学生一直是我倍感荣幸的事。 

二是结识了以心相交的兄弟姐妹们。虽然我们没有从小一起长大的经历,但对于我们将要为之奋斗的事业,是如此的志同道合,深爱同样的土地、热衷于投身同样的事业、关心同样的社会问题、聊天时没有半点忌讳并深深理解对方……他们就是和我一样坚定不移投身西部边疆发展建设事业的选调生兄弟姐妹们。虽然毕业后我们奔赴各地,但我们所奋斗的事业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在母校毕业留影

 

8.北大上学的经历对您现在的工作有何帮助和启迪呢?

母校给予我最好的礼物就是使我坚持独立人格,学会为他。

独立人格让我们坚持独立思考、坚持客观真理而不是权威。北大是中国的北大,它在集聚全国最优秀教育资源的同时有责任和义务为落后和偏远地区输送人才。只要你深受母校优良传统的感召,只要你深爱祖国西部边疆的土地和人民,只要你想在落后及偏远地区干事创业,你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母校的教育还使我学会为他。做一名选调生是出于我对这片热土的爱,这种爱也是来自于母校对我关爱的传承,母校的教育让我们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服务。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延续这种爱,延续母校对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我一直坚信,个人价值的最好实现方式不是看你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你的个人追求,而在于你对社会,为他人做出了多少贡献。

 

9.对在校生的研究生生活有什么建议?

我比较关注大家择业就业的问题。

当下,许多学生到毕业之时还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喜欢什么样的工作。这一方面是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职业教育、专长教育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且社会认可度不高,绝大多数孩子都被套入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固定环套中,但不可能大部分的孩子都适合做学术研究,学习外的专长培养缺乏好的大环境、应试让学生忽略了去发掘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另一方面是学生自己也没有充分的去接触和了解社会,实习也大多草草完成,导致毕业找工作时焦虑、难以抉择。

    我建议大家在学校期间应该抓住机会多参加“货真价实”的实习或实践,多去发掘自己的专长和喜好,定位清晰、知己知彼才能做出无悔于青春的选择。

 

10.今年是北大120周年校庆,您想对母校和校友会说些什么吗?

多少睡梦中,依旧清晰可见高耸方正的“五四”、琉璃嶙峋的“博雅”和碧波微荡的“未名”,母校给了我太多,教会了我太多,无以为报,唯有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传承和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将母校的爱与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愿校友会越办越好!

 

后记:我国确定,从2015年开始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脱贫工作有四大措施一是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进一步促进农民减贫增收。二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提高贫困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四是实施城镇居民就业工程,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执行最低生活保障线政策,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推进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

脱贫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浩大的任务,南燕学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时代洪流,奔赴各个基层岗位,奉献在脱贫工作一线,彰显着南燕人的风采,谱写着青春的赞歌。鞠炜奇学长的经历,是万千个脱贫工作者故事中的缩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每一位勤恳奉献,推动脱贫工作开展的南燕学子点赞!

采访记者:田小刚  胡瑶瑶

审稿:黄赞

编辑:胡萌